趣妈教育 > 高中

如何解读高校历史数据

2022-05-17 11:47:00 文/张孟影

高考志愿填报过程中,高校历史数据是重要的参考。考生通常希望了解高校录取分数,招生人数,录取人数,通过这些数据来帮助自己选择合适的学校。详细内容请接着往下看吧。

如何解读高校历史数据

解读高校历史数据

高考志愿填报过程中,高校历史数据是重要的参考。考生通常希望了解高校录取分数,招生人数,录取人数,通过这些数据来帮助自己选择合适的学校。

高校数据

由于不同省的报考方式不同,各省公布的数据的方式,内容也不同。通常会有以下数据

1. 招生人数:指一个院校在本省(市)计划招生的人数。

2. 录取人数:指一个院校在本省(市)最后招生的人数。这个数字可以和招生人数不同

3. 最高分:所有最后被录取的人,分数最高的考生的分数。

4. 最低分:所有最后被录取的人,分数最低的考生的分数。也就是学校发布的录取线。这个分数通常不包括自主招生,艺术特长生,体育特长生的考生的分数。比如这个学校录取了一个学生,这个学生的分数是540,同时还有一个学生的高考分数是525,但是有20分自主招生的分数,这个学校的录取线通常是540分。

有的省市还有以下内容

5. 报考人数:指有多少人把这所学校作为第一志愿填报了。

6. 上线人数:指报考人数中有多少人的成绩过了这个学校所在的批次。这个数据常常被人误解。认为是过了学校提档线的人数。

7. 第一志愿录取人数:指录取的人数中,有多少人是作为第一志愿录取的。这个数据只对志愿优先,小平行的批次有意义。

8. 第一专业录取人数:指录取的人数中,有多少人第一志愿专业得到了满足。

9. 批次分差:参考批次设置中批次分差的定义

10.当年排名:这个分数在当年该地区排多少名。 比如600 排名4000,指当年分数比600分的人有4000。如果当地分文理科,文科,理科会分开排名。

为了帮助考生,高考GPS还提供补录人数,补录人数对于解读数据非常重要,补录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一个学校的录取情况。

如何使用高校历史数据

在报考的过程中,数据分析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过程。其实,每个做报考的人,做的一个事情,就是在分析一个高校或者一个专业今年可能的分数线。如果这个预期的分数线低于我的高考分数,那么这个学校或者专业就是我可以选择的。如果如果这个预期的分数线高于我的高考分数,那么这个学校或者专业我就应该放弃。

即使报考的人没有非常明白这个道理,他也做这个事情。比如,第一所学校,有人称为冲一冲的学校(这个词不应该用),即使你说无所谓试一试,其实也是你心中希望能够录取你的,也就是你希望这个学校实际的分数线低于你的高考分数。

那么如何预测这个分数线?这个预测对于大部分家长是一种直觉的预测。也就是拍脑门的预测。很少有家长通过数据模型或者计算来得出这个数据。同样大部分咨询师的预测也是盲目的。

尽管如此,我们还是可以通过历史数据预测,如果没有历史数据,我们就比较难预测。高校能否录取考生,考生 需要参考该校往年的录取数据。我可以用过去三年最高的排名,平均排名,等等作为我的预测。如果没有历史录取数据, 我就很难预测了。

预测的时候无非是预测一个学校录取分数(更正确的是录取排名)是否有变化,是否增长或者下降。

展开全文